招生信息

选考科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信息 >> 本专科招生信息 >> 选考科目 >> 正文

环境工程专业

发布时间:2024-03-22来源:访问量:


一、专业介绍

环境工程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本科生,于2016年获得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2020年获批吉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围绕国家环境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将污染控制和预防相结合,以水污染处理工程、污染物资源化、环境化学与检测、环境微生物等研究领域为特色,是吉林省环境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高新产品研制、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5%45岁以下中青年骨干教师占比63%,已形成良好的教学科研梯队。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重大需求,专业始终坚持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尊重自然规律和工程伦理,具备多维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的环境工程专业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专业建立20年来,坚持特色,发挥优势,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努力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环境工程专业,为吉林省的建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充分考虑国家、社会、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的要求与期望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本专业特点等因素,形成了如下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创业精神、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意识,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及文化自信,具备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工程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能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培养目标 1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具有一定工程法律知识、认知能力和意识,在工程实践中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考虑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对环境的影响,并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

培养目标 2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理论及其相关领域知识和现代工具,解决环境工程领域的实际复杂工程问题,具有从事环境专业领域设计、开发、制造、运行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培养目标 3能够跟踪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 4能够在专业实践和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展现独立工作、团队协作和组织领导能力,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具有国际化视野、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培养目标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能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持续跟踪和了解环境工程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和新规范,并将其应用于专业实践中。

三、毕业要求与指标点分解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体艺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通识教育基本知识,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接受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化学、化工、物理学、生物学、环境工程基础和专业,能够运用其理论和方法解决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设计、运行、管理以及环境质量评价等本专业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

要求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自然科学基本原理和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监测、分析和表征环境因子,并能通过资料分析、标准对比等研究复杂环境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要求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污水、大气、固废处理工程问题开展工艺流程设计和计算,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在设计环保设备、工艺系统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要求 4. 研究:能够将所学基础科学原理及环境工程知识应用于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研究,通过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数据分析、信息综合等研究过程,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要求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环境问题进行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和工具,能够使用数学、物理模型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局限性。

要求 6.工程与社会: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要求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以可持续发展观点理解和评价复杂环境问题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对环境、社会、生态等造成的影响。

要求 8.职业规范:身心健康,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义务。

要求 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者负责人的角色。

要求10.沟通: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通过报告、文稿、陈述发言、回应指令等形式就复杂工程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环境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环境工程项目涉及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

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关注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能够通过继续学习等各种途径更新自己的知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化学、化工、物理学、生物学、环境工程基础和专业,能够运用其理论和方法解决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设计、运行、管理以及环境质量评价等本专业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 具有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

指标点1.2 具有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工程基础知识。

指标点1.3 具有污染控制专业知识。

指标点1.4 运用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自然科学基本原理和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对环境污染物质组成、状态和结构进行监测、分析和表征,并能通过资料分析、标准对比等研究复杂环境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指标点2.2 能基于相关学科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指标点2.3 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能通过文献研究获取环境工程问题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2.4 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污水、大气、固废处理工程问题开展工艺流程设计和计算,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在设计环保设备、工艺系统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 掌握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的方法,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指标点3.2 能够针对特定需求,通过模拟计算,确定合适的设计参数,完成单元和设备设计。

指标点3.3 能够进行系统或工艺流程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指标点3.4 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社会、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将所学基础科学原理及环境工程知识应用于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研究,通过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数据分析、信息综合等研究过程,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 能够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明确研究对象的基本特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指标点4.2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或专业理论,根据研究对象特征,选择可行的技术路线,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指标点4.3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方法,根据研究方案利用实验系统或实验装置,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实验研究。

指标点4.4 能正确采集、整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处理、解释,获取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环境问题进行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和工具,能够使用数学、物理模型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局限性。

指标点5.1 掌握现代仪器、制图工具、使用或开发信息技术和专业模拟软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2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现代仪器、制图工具、信息技术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环境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指标点5.3 能够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指标点6.1 熟悉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和产业政策,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指标点6.2 能分析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以可持续发展观点理解和评价复杂环境问题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对环境、社会、生态等造成的影响。


指标点7.1 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理解环境工程专业对社会的责任。

指标点7.2 能针对实际工程项目,评价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以及对人类、环境和社会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身心健康,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义务。

指标点8.1 有正确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关系,了解中国国情。

指标点8.2 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制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指标点8.3 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者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9.1 能够理解多学科交叉对工程的重要性,能与其它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指标点9.2 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指标点9.3 能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沟通: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通过报告、文稿、陈述发言、回应指令等形式就复杂工程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1 能够通过口头、设计文稿及图纸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指标点10.2 了解环保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指标点10.3 掌握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够用外语就环境工程领域专业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环境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1.1 理解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重要性,并掌握环境工程项目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1.2 能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环境工程方案制定、工艺设计及工艺优化等环境工程项目的各阶段中。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关注环境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12.1 能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指标点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归纳分析能力、思维创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四、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培养目标

毕业要

培养目标 1

培养目标 2

培养目标 3

培养目标 4

培养目标 5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10




毕业要求11




毕业要求12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

修业年限:4-6

六、授予学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七、主干学科、核心知识领域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工程基础;环境微生物与环境化学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等专业知识。

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水处理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

八、特色课程

产学研合作课程:环境法规与EHS,环境仪器分析,环境工程技术经济。

专业综合设计类课程: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验课,开放实验课。


上一条:制药工程专业 下一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关闭